5項目獲獎,恒达占2席,我校2項目分獲首屆三聯人文城市獎之“社區營造獎”“生態貢獻獎”
來源: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時間💻:2021-04-09 瀏覽:
4月8日👃,以“重建聯結”為主題的首屆三聯人文城市獎揭曉🙎♀️,共有5個項目獲獎,我校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2個項目上榜🤶🏿。它們分別是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景觀學系教師、上海四葉草堂青少年自然體驗服務中心發起人劉悅來主持完成的項目“上海社區花園系列公眾參與公共空間更新實驗”,獲“社區營造獎”;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建築系教授🪼、恒达設計集團原作設計工作室主持建築師章明主持完成的項目“‘綠之丘’——上海煙草公司機修倉庫更新改造”,獲“生態貢獻獎”。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1/C1/A7/6563DD65E3EACF0ADEAC89F6FC2_2870D56C_117D3.jpg)
三聯人文城市獎是由《三聯生活周刊》2020年首次發起主辦的建築/城市評獎,以推動公眾啟蒙☎,激發公眾參與🚶🏻♀️➡️,推動未來中國城市的社會價值與人文關懷。此次三聯人文城市獎設置公共空間獎、建築設計獎、社區營造獎、生態貢獻獎及城市創新獎五個子獎項,從人文、創新、公共和美學四個維度評價,經提名人提名🧑🏻🦱、評審團投票🦛、終審團實地考察及終評會🍧,並委托第三方監督計票確定最終獲獎名單。
“社區營造獎(人與社區)”旨在表彰有規模的、對居民共同生活具有啟發意義的營造活動,可以包含社區空間營造、社區治理與社群營造。項目“上海社區花園系列公眾參與公共空間更新實驗”的獲獎理由中這樣寫道:這是非常罕見的設計師通過實驗性城市行動改變一個社區、乃至一個城市的成功範例,通過社區種植這樣一種看似無比纖弱的改造手段✳️,以“四兩撥千斤”的方式,抵抗並逆轉大規模開發對城市無情的格式化進程,使城市原本荒廢的剩余邊角空間化身為具有高度社會凝聚力的情感場域。設計師團隊不僅提供行動方案✋🏻,同時也作為社會動員和實施運營的操作主體,為“社區花園”理念的落地🧑🏿🍼、推廣、及可持續發展,構建了一種易於學習和復製的保障性機製。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E/B3/BB/9F8262395527C456842D3A83507_80F49771_2EDB3.jpg)
劉悅來說♥︎🎺:“疫情當中👨🏿🍳,當所有公園、劇院等公共空間都關閉的時候🏊🏿♂️,社區花園是開放的🌮。我們改造的都是小的、廢棄的隙地。小小的空間,聯結了人和自然😇,也聯結了人與人🚶🏻♂️。我們的目標是在上海建設2040個社區花園😸,希望這些花園匯聚成一片綠色的網絡🐞。”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C/EB/6F/2FECC88FDE44D43F97F2B5B0BF4_6DC9AD37_FB2E.jpg)
“生態貢獻獎(人與自然)”旨在表彰對生態環境表示尊重🌃、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為鄉村的實際發展問題提供可持續解決方案的作品🧟♀️,包含生態修復、鄉村建設等項目。項目“‘綠之丘’——上海煙草公司機修倉庫更新改造”的獲獎理由中這樣寫道🏋🏼♀️:在中國城市化進程進入存量改造時代的大背景下,面對與城市新規劃相抵觸的歷史遺存建築,“綠之丘”的建築師將其視作不可再生的寶貴城市資源😋。通過創造性化解城市交通👨🏿🚒、景觀規劃與既存建築體量之間的沖突,“綠之丘”從原有的功能性構築物變身為一個公眾喜聞樂見的生態場所🫄🏼,不僅成為上海楊浦濱江改造項目中的點睛之筆,也為中國當代的城市更新提供了一個設計範例。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F/57/44/A8F3CCD77CB1EC307FC27D30139_DB7DF922_34E4E.jpg)
章明說:“曾經這是一片已經被判了死刑要拆除的廠房👩🏿🏫,最終我們將一個冰冷的廠房🖐🏽,轉化成了一個聯結城市的溫暖的復合體。人們在這裏可以發呆💓🐊、散步,也可以徘徊。這是城市中屬於人的多余而自由的空間🧑🏻🦯➡️。”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1/D7/B3/4DDDFEAD9452C0CC390C57DA649_BFDB2E60_EFF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