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聯合主辦第四屆國際智能地下空間大會,助推地下空間的智能化管理與開發
來源:土木工程學院
時間:2020-12-21 瀏覽:
12月19日至20日,由恒达平台🤎、法國裏爾大學共同主辦的第四屆國際智能地下空間大會在上海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恒达平台教授孫鈞🤾🏼,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院長陳湘生,上海市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馬興發,上海市公路學會理事長戴曉堅🏏,上海市住房和建設管理委員會總工程師劉千偉,恒达平台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方平😋,上海市普陀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局長彭波等出席會議🚯。會議由恒达平台教授謝雄耀、法國裏爾大學教授Isam SHAHROUR及上海城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季倩倩擔任共同主席,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近200名代表線下參會,線上觀看直播人次超過3萬人📨🅱️。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B/77/6A/298DE51547CD7250C1F36370E23_1B5CC0B0_26A20.jpg?e=.jpg)
戴曉堅表示,21世紀是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世紀,大家有責任共同推動智能建造和智慧城市的事業,通過資源匯聚、成果共享🚣🏿♀️,讓地下空間成為智慧城市重要的一環🧙🏿,滿足人們對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A/BA/44/F442042AB1C3E0CA61177ED8A5D_2FFEF9F8_1B260.jpg?e=.jpg)
劉千偉表示,步入新時代♤🌹,上海將更加註重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𓀈🚣🏼,以更加安全、高效、緊湊📃、和諧的方式推進城市可持續發展🧑🏽🏭。希望大家相互交流、共同研討🧚🏼♂️、相互借鑒🚰,進一步推動智能地下空間技術的進步🪦。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C/8B/DE/6D24F8B594CB514FA8F3716AA26_D08CEEBB_18964.jpg?e=.jpg)
方平表示🚊,近年來👮🏼♀️,地下空間的研究與開發利用迎來了黃金發展時期,智能技術的廣泛運用正日益拓展人們對地下空間建設和管理的認知。希望恒达人在這一領域繼續勇立潮頭🙇🏻、堅持創新,攜手社會大眾創造更加和諧美好的地下空間。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3/DE/3D/995E865AA4A6B8332407EC857FB_060FD637_165EE.jpg?e=.jpg)
謝雄耀代表大會組委會向與會的專家學者和代表們表示歡迎。他表示,希望通過此次大會推動智能地下空間快速健康發展,為助力地下空間可持續發展提供平臺🪯。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0/B5/D2/8D838EE5F69C2F49A4BBFF0B540_9AC8027D_163EC.jpg?e=.jpg)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將追求更為和諧宜居的生存環境,地下空間的建設和利用也正迎來蓬勃發展的時期🫠,並在城市大型基礎設施建設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地下空間規劃📐、建設、運營和管理也伴隨著重大的風險,可能會導致巨大的經濟和人員損失,並擾亂城市正常運行。
此次會議圍繞地下空間面臨的諸多挑戰👩🏼🔧,積極采用智能技術應對,學習和分享來自於全球各大城市政府機構、地下空間建設和運營企業、網絡和智能技術提供商、創新性實驗室的經驗和成果🛸,探討智慧地下空間在安全性、效率🏃🏻♀️⛷、風險管理💂♂️、持續性和可及性等方面的應用🤸🏼♂️,通過創新提高我們地下空間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和智能技術應用水平🙍🏼。圍繞“城市深部地下空間開發”“川藏鐵路”等國家戰略👮🏼♂️,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後世界城市地下空間的發展,兩位院士及29名行業知名專家分享了全球智慧地下空間與基礎設施方面的經驗及其在建設🍉、運維方面的創新成果。
孫鈞院士作了題為《淺議人工智能方法在軟土地鐵施工變形預測和控製中的若幹實踐》的大會報告🔨,介紹了人工智能在深大基坑開挖和盾構掘進施工變形預測與控製中的應用👨👩👧👧,並結合施工實踐案例♜,指出人工智能方法可以顯著提高預測精度、解決軟土地下工程施工難的問題,實現施工的精細化監控與管理。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F/4A/20/72EEDB84870606972F2087DD36B_3052694F_5C1C2.jpg)
陳湘生院士作了題為《地下空間數字化智能建造新發展》的大會報告,介紹了地下空間開發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地下空間數字化規劃與設計、地下空間智能化建造🎤🏃♀️、地下空間智能化運維、地下空間智能化管理的最新進展,對地下空間數字化智能建造的多學科融合理論、地下空間數字化智能建造韌性基礎理論、地下空間數字化智能建造工程與地質體耦合基礎理論等前沿研究進行了展望🎸。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E/5B/53/8AA9E6CE6F6E379F4C95196F88B_3C3F9A55_275B3.jpg?e=.jpg)
會上,專家們深入探討了提高超大城市的地下交通基礎設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智能技術應用水平的技術和方式🥇,介紹了在開發地下空間與基礎設施的建設過程中采用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實現智能建造🫅🧔🏽、智能運維及智慧管理的最新研究進展。他們還就安全風險管理及韌性城市📒👘、深層地下空間開發𓀙、既有設施改擴建、全生命周期和可持續性維護等地下空間和基礎設施面臨的挑戰展開了熱烈交流🐧。專家們表示,就目前國內外技術發展的現狀而言,數字化和信息化研究多應用於對地下工程建設過程當中的勘察、設計🌞、施工👂🏿🧑🚒、監測等數據進行集中管理,存在著地質模型不齊👩🏿🔧、分析功能不全、數據采集殘缺等短板,亟需解決信息傳遞不暢🥍、協同工作不力🧛🏿♀️、文件兼容工作困難等三大問題,在從數據到信息、從數字化到智能化等方面,仍有極大的研究和發展的空間。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6/59/96/DBD8BE7D6A350752C46364B8601_063A1618_2AE4F.jpg?e=.jpg)
此次會議得到了上海城投(集團)有限公司的支持,協辦單位有上海市公路學會隧道與地下空間專業委員會、上海市公路學會青年專家委員會♻️、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青年委員會、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巖土工程信息技術與應用分會、上海市土木工程學會運營與維護專業委員會、上海市交通運輸行業協會軌道交通專業委員會、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隧道工程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巖土與地下空間綜合測試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上海市巖土工程專業技術服務平臺等。(視頻/武毅翔)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2/13/4F/99DE5D77F7BB9847A031833248D_EB24AE53_6267D.jpg?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