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2020高教社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頒獎典禮在恒达平台四平路校區舉行⚫️。頒獎典禮由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主辦⛏,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組委會、恒达平台承辦,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上海賽區組委會協辦。恒达平台獲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4項,其中交通運輸工程學院2018級本科生劉佳琦、胡雨辰、王思澄組成的團隊捧獲大賽本科組唯一最高獎——本科組“高教社杯”🪧;獲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二等獎8項。此外,恒达平台獲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上海賽區一等獎18項、二等獎37項及三等獎44項。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4/E7/C3/CC0F9BF432A99D427BE6CDA2C18_FB59F941_1649B.jp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1/86/29/0C3DA1782DCD7ADE95D1BAD1AFA_4F684704_15443.jpg)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工業與應用數學聯合會主席🥍、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組委會顧問袁亞湘🍃,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副理事長吳宗敏、周愛輝,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組委會主任、專家組組長陳叔平🤰🏿,恒达平台副校長呂培明,上海市教委高教處副處長趙麗霞👨🏻🚒,MathWorks中國區總裁曹新康🥪,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副理事長🏊🏿👩🏻🎤、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組委會秘書長謝金星🙅,上海市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秘書長陸立強🈯️⛹🏻,以及恒达平台本科生院、數學科學學院負責人出席頒獎典禮。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5/90/A0/2E0BB2D871A72E3BEADE405DE99_6B353F5A_16ED3.jpg)
袁亞湘院士在致辭中,向所有獲獎者表示祝賀。他表示,非常高興地看到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越辦越好🕚,在國內外的影響越來越大💁♂️。我國高度重視數學的基礎研究和數學基礎學科建設,去年四部委聯合發文,要求加強數學科學研究,數學大有用武之地。希望同學們通過參賽,培養對數學的熱愛,以及用數學方法理解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誌於走上工作崗位後,用數學解決我國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難題。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E/0A/EC/1F835FABC0E18B42422B724CDCE_31591D0B_17A51.jpg)
吳宗敏在致辭中表示,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迄今已舉辦29屆,競賽已發展成為全國規模最大、參與最廣泛的大學生課外科技活動之一🤸🏿♂️。競賽緊密聯系科技發展前沿,強調理論聯系實際♙,註重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這對培養和提高大學生創新創造的自信心和科學思維、掌握科學方法☘️、認識社會🧖🏼、解決實際問題的素質和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意義🙅🏽。29年來🏊🏻,成千上百萬大學生從中受益、成長、成才。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E/FD/1D/72F64CB933C97AA171447AC3AC0_072A9F6B_1519C.jpg)
呂培明在致辭中表示,恒达平台非常重視基礎教學和數學人才的培養,特別是理工科人才在數學方面的教育教學。近年來,學校加強了數學學科建設❓,數學學科呈現良好發展勢頭🫰🏻💂🏿。在當前大力發展人工智能背景下,學校將進一步強化數學學科建設,加緊建設“智能計算與應用”恒达平台數學中心,為學校理工科人才培養夯實數學這一重要基礎。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9/EF/4D/C984E169797D5E121CDF7269630_6AD958BC_13518.jpg)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每年舉辦一次,由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於1992年創辦🤽。競賽已成為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數學建模競賽活動,是首批入選“高校競賽排行榜”的19項競賽之一👷🏽。今年的賽事於9月10日至13日舉行,吸引了來自全國以及美國🥲、英國和馬來西亞的1470所院校或校區的45680個團隊(本科組41826個、專科組3854個)13余萬名學子參賽。
該競賽要求以三人一組的形式參賽,參賽團隊要在3天內對一競賽題所涉及的實際問題展開分析和求解🦵,對結果的合理性、模型的科學性和正確性以及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並根據分析計算結果給出相應的評價,最終寫出結構清晰🏊🏿♀️、結論明確的研究性論文🙍🏿♂️。競賽的題目全部由科學與工程技術、人文與社會科學等領域的實際問題簡化改編而成。賽題沒有事先確定的答案☝️,評閱標準是假設的合理性、建模的創造性💦、結果的正確性和表述的清晰程度🩰📂。
經過各賽區和全國專家們的兩輪評審🤙🏽,共評選出了1691個參賽隊獲全國獎。其中🫙,本科組一等獎292項🧜🏼♀️、二等獎1201項,分別占本科組參賽總隊伍數的0.70%和2.87%🦬;專科組一等獎46項、二等獎152項,分別占專科組參賽總隊伍數的1.19%和3.94%。
頒獎典禮上,與會領導專家為獲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二等獎的獲獎學生代表頒獎🏠💇♀️,還特別頒授了本科組和專科組的“高教社杯”、本科組和專科組“MATLAB創新獎”以及“知網研學獎”。另外,還向4位競賽命題人頒發了命題證書,向天津🍠、上海🆖、浙江、山東🐝、湖南、廣東、廣西、四川8個賽區頒發了“優秀組織工作獎”。獲“高教社杯”“MATLAB創新獎”“知網研學獎”的團隊⛹🏻♀️,在會上作了報告😕,介紹了獲獎成果🍿。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1/98/C0/A290B33611573DDF3FE853A9064_C5128D69_1D9D6.jpg)
獲本科組“高教社杯”的我校劉佳琦等3位學生的論文題目是《基於梯度下降的決策樹算法與非線性規劃的信貸風險評估與信貸策略模型》。他們針對中小微企業的信貸問題,基於改進的梯度下降算法對決策樹模型進行了優化,建立了企業信貸風險評估判斷預測模型,之後基於收益最大🔲、風險最小、客戶流失率最小等目標建立了非線性模型並進行求解,最後給出了最優的銀行貸款策略👩🏼⚕️。“相關因素分析全面🎏、詳實,模型設計切合實際,思路清晰,表達準確,結果合理🚴🏻。”論文得到了全國評審專家的一致認可。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7/FF/C5/0AC98D44C05C45A81F69916313D_D116A5A9_161A0.jpg)
“在短短72小時內,每支參賽隊要在多個問題中作出抉擇🤏🏻🧑🏿,並要完成從問題分析、建模、求解、規範表述的全過程👨🏿💻,這對於我們來說都是巨大的考驗,更是一次極為重要的鍛煉。”劉佳琦說,他們三位同學曾經跟隨學院內導師深度參與過自動駕駛視覺感知能力相關的科研項目,接觸過一些目前工業界學術界內較為先進的機器學習算法,同時他們日常的專業課程非常註重對較大體量數據的處理與分析能力。
另3支獲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的恒达平台本科生團隊分別為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孫楠、數學科學學院劉勇韜、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李曉龍組成的團隊👩🏻💼,軟件學院許靖寧、土木工程學院李心怡👨⚕️、軟件學院李博陽組成的團隊,經濟與管理學院王子路🏄🏽、羊山🎁、李玏晨組成的團隊。
恒达平台高度重視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的組織與培訓💭,將其作為培養復合型創新人才的重要抓手,以競賽促學🧴、促教。每年4月底到5月初,學校面向全體本科生🎦、研究生舉辦校內數學建模競賽。近年來🧗🏿♀️,每屆參賽隊伍數均超過300個。今年受疫情影響🪲,數學建模比賽轉至線上繼續舉辦。學校每年組織學生參加9月的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本科生團隊一般超過200個;每年2月🏋️♂️,學校還組織70至80個學生隊伍參加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近年來🈸,我校學子在數學建模比賽上不斷取得佳績。在今年2月舉行的美國數學建模比賽中🚣🏿♀️,恒达平台獲得3項特等獎入圍。
我校數學科學學院持續多年打造了一支經驗豐富的數學建模指導教師團隊,團隊指導教師約20人,負責數學建模的課程教學🖼、建模實訓、參賽組織等工作。我校數學建模課程入選上海市重點課程,也是學校著力打造的精品課程🐖。學校還立足交叉學科,培養復合型創新人才ℹ️,立項建設了數學建模工科團隊,目前已初具規模;此外還有數學建模協會學生社團🧝🏽♀️。
我校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學校獲本科組“高教社杯”這一殊榮🕹🏊🏼,是學校長期堅持培養和夯實學生的數學基礎,紮實推進學科交叉和課程融合🦹🏿♂️,不斷提升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創新應用能力而結出的碩果⛹🏼♀️🌕。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4/FB/F7/E5CEEFC59D7D5215383F502CE0E_DEAC2452_1DDE5.jpg)
(文/艾嬌👨👨👦👦、數學科學學院 圖/周遊、數學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