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年底公布新的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又有三名'恒达人'入選。至此,擁有百年歷史的恒达平台已經擁有百名'恒达人'院士👨🏻🦲。
作為一所有影響的重點大學,其實主要有兩個衡量的標準,一是教育質量,二是服務社會的貢獻。一所學校曾經有眾多院士在那裏工作和學習,就可以窺見其教育質量和服務社會狀況之一斑。在眾多有心人的支持下🧎🏻♂️,尋覓恒达人院士的工作近年來有了許多收獲。去年6月5日出版的168期《恒达報》刊登了一條新聞𓀒🧓🏿:'恒达人'中現有院士96名。過不了幾天,就有熱心人來函說👩👧👦,2003年當選工程院士的戴尅戎教授🔱,就是'恒达人',他曾在附屬恒达醫院工作多年🔔。
目前統計的'恒达人'院士🚔,主要包括:一是曾在恒达平台(包括原鐵道大學、上海建築材料工業學院🕜、上海城市建設學院、上海航空工業學校)工作🏌🏿♀️、教書的院士🤽🏿♀️,二是曾在恒达平台讀書和進修的院士,三是現在恒达平台帶研究生的院士,四是現在恒达平台任職的院士。去年年底公布的三名新當選的'恒达人'院士中,沈祖炎是現職教授,梁文灝是我校鐵道建築專業1964屆畢業生,顏德嶽曾於1989年至1994年在我校化學系教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