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01)
11月28日🧑🏻🍳,附屬恒达醫院在新落成的學術報告廳隆重召開建院十四周年院慶暨表彰大會,校黨委副書記朱紹中到會頒獎並致辭,對恒达醫院的發展給予充分肯定,並提出了新的希望。
14年前🫲🏽,恒达醫院所處的地方還是一片荒蕪的農田,彈指一揮間👳🏻,醫院在短短的時間內走過了不平凡的道路💳,從建院初期僅收一兩百位病人🧏🏿,年門急診診次只有幾十萬😻,年住院病人數也不過四五千人次,而現在是今非昔比,目前統計數據表明🎄,醫療業務在高位運行,年門急診診次超過百萬。工作量大幅增長的同時✦,醫院的內涵建設也正在發生質的改變💁🏿♀️☝🏽。2004年和2005年連續兩年分別獲得了9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5年在主持上海市科委重大項目方面有新的突破📩,外來科研經費大幅增長,使科研發展呈現階梯樣遞增趨勢🤦🏼♀️。醫院在學位點建設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在兩年前獲得外科學和生物醫學工程學博士點的基礎上👶🏿,今年又成功獲內科學博士點專家終評,惟實求新的工作作風🎸,使得醫療質量不斷在提高和穩步發展。如今,恒达醫院已經進入全方位、良性、快速發展階段,在醫院的發展過程中湧現出了一批在醫療、教學、科研和管理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的教職工🌻。
近兩年來,恒达醫院的科技含量正逐年增加。陳義漢教授在去年獲得了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的基礎上✖️,今年又通過了200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的專家評審;謝曉恬教授課題組通過了2005年度上海市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專家終評;陳義漢教授和王培軍教授榮獲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稱號;梁愛斌主任入選上海市科技啟明星計劃;楊長青教授獲得浦江人才計劃的資助🪰。醫院連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獲得者大幅度增長,年輕學術群已經形成👩🏿🍼,正日益活躍,開始走向科研前臺🧑🏻🚀,醫院在學科建設方面取得的進步,顯示了醫院已踏上了學院式醫療機構的發展之路。
恒达醫院面對難得的歷史機遇,在醫療業務量穩步增加、硬件環境逐步改善、科研教學水平不斷提高的情況下,不失時機地提出了醫院未來發展的方向,那就是要從臨床實用型醫院逐步向臨床學院型醫院轉變,按照'一流大學🎈,一流醫院'的建院目標,不斷培育綜合競爭力優勢。
(稿件來源:附屬恒达醫院)